羽山

Normal people scare me.

我和@tifflufan对于Call Me By Your Name电影观感的一系列交流

我对电影的评分:3/5,梵梵:4/5,综合下来:3.5/5。

截止2017年八月六日零时区3AM,Call Me By Your Name (以下简称为CMBYN)在烂番茄上新鲜度保持在100鲜,Metacritic上有98%的高分。这比天堂之日还要高出好几个百分比的分数,大家自己品一下。

以下内容*基本*不涉及剧透(反正我和梵梵都觉得没有LOL)【】内是我的一些想法。

对话发生在我今早读完CMBYN的小说之后。

梵:你对小说有什么想法?

我:小说里Elio比电影里早熟,结局还算云淡风轻。也许这和倾向于个人主义有关,小说描写十分私人化,不同于电影里在性方面的亲密性,小说的出发点着落在私人化的身份认同感。我看完电影并没有明确感受到这点,只是在放映结束后的Q&A上,听到导演强调他俩的犹太人身份,我对角色的理解才有所明晰。在我读完小说之前我甚至不明白“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这个片名的意思。小说里很明确地就能让人感受到两个人对彼此产生的倾慕和爱意源于两个人对彼此的向往,Elio和Oliver都认为对方是更理想化的自己,他们相似,又惺惺相惜,对彼此充满幻想。

【在爱情故事里,幻想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很多时候,你爱的不是幻想对象,而是幻想本身。】

梵:小说着重于一生的钝痛,可是电影却落脚在少年的成长。电影改变了小说的出发点和角度,导演也许把“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理解并表达成了一句情话(倒是很浪漫。。)。重点放在了美感上,深度有所缺失。

【看她说到这里,出于对意大利导演和美国作家背景不同从而可能导致出发点分歧的考虑,我查了一下小说作者的背景资料。作者安德烈出生在埃及,成长在一个法语意语阿拉伯语希腊语混杂的家庭。作为两个犹太人的儿子,安德烈无法成为埃及公民,在小时候他曾误以为自己是一名法国公民,并在埃及上了英国人的学校。经历多年数个国家的辗转,安德烈最终在美国安顿下来。在多重文化和身份碰撞下,CMBYN一书里的意识形态绝对是会突出矛盾的对身份的质疑和对认同感的追求。小说里触发主人公内心骚动的不仅仅是爱情,最后使得他无法释怀的心结也不纯粹是爱情,还有由这段感情酝酿出来身份认同失败的苦涩。而电影落脚在“青春疼痛”作品。】

梵:各方面综合起来,还是断背山完美了,无论是思想性还是艺术性。

我:毕竟是李安。就近的来说,月光男孩,虽然我因为不了解他们的身份背景,无法和角色产生共鸣,但是我能感受到导演想要表达的面子和里子。

梵:卡罗尔也有类似的问题。。。

我:但是大魔王演得好DDD

梵:没错咯。再次就是CMBYN电影弱化了思想性,而追求体验感。

我:浸泡式爱情体验。但是这本书的主旨甚至书名,都在强调身份认同。

梵:因此这就是症结所在。导演过分注重细节而忽略了整体,甚至忽略掉了两个人产生爱情的源头。

我:意大利导演在处理性 爱这方面总可以做得精准而到位,非常原生态非常intimate,过于私人化甚至会让观看者产生一种在窥探他人生活的错觉。

梵:也许这也是有人喜欢这部电影的原因。导演就想拍个爱情片。LOL


评论
热度(3)

© 羽山 | Powered by LOFTER